醋和豌豆是小面味道的灵魂素面为原点
- 阅读:118 次
- 时间:2020-06-27
小面、凉糕、火锅、酸辣粉,是重庆人行走天下的四大美食招牌,而小面可能是贯穿重庆人一生的每日恩物。粗细一式,可汤可拌,以麻辣味的素面为原点:
重庆西城外荣昌区,是客家人聚集地,唯独习惯一种铺盖形式的小面,铺盖面却很有意思,醋和豌豆是小面味道的灵魂,再多配的都是多余,而面的样子远不同于江苏镇江的“铺盖面”,制面的形式和碗里的面,更接近“铺盖”,是一团揉好的湿面团。
在下锅前用手的技艺在面案上摊铺成云薄状的薄饼,落在滚水里烫熟,撩拨到大海碗里,也有用标准重庆麻辣味的;更有种味道微酸,色彩鲜亮的西红柿煎鸡蛋汤,这样的制作是十分的讲究而好吃,适合文艺类青年,讲究的是你点一碗西红柿煎蛋面,帐台上立马一道清亮的重庆高亢拖长声,传到锅灶上头,厨子翻手就把大马勺扣在火旺的柴炉子上,猪油煎鸡蛋,半炒勺西红柿碎下锅,颠勺鸡蛋翻面,一瓢高汤下锅迅疾沸腾,此时面锅里的铺盖刚好浮起,迅手捞进马勺,与西红柿煎鸡蛋汤一起撒葱花出锅,……
这种的粗鄙,有点滑稽,狡谲又不失幽默的样子,小铺子里透现出貌似繁花锦簇的技艺,是源于地摊经济中练就的一门原始揽客“吸睛”术,是底层手艺匠人的生计智慧,也该是所有高雅文艺的磊落源头。
我这碗是在重庆南岸南湖路的旧巷口。
很多年前来过,与年龄跟我相仿的老板娘搭讪,证实就是廿多年前来过的,二两牛肉面加一勺豌豆,顶配的价格:19元。
上一篇:深藏于重庆人记忆深处的那二...
下一篇:渝外有家重庆小面6月份学员...

项目介绍
杜阿成,重庆籍贯,上世纪40年代末随军去了台湾。 离乡别亲40年,每当夜深人静愈发思乡情切。少小离家,对重庆的印象也日渐模糊,除却对双亲的思念,也只有年少时从早到晚陪伴他的小面能让他记住在重庆的孩提时光...